水泵安裝
一、對基礎的要求
泵的基礎一般為混凝土。基礎的長度應比泵的底座長出50~70毫米,混凝土基礎的重量是應為泵機組重量的3—5 倍,底座安裝時要找平,推薦在各個方位上底座加工面每100毫米長度的不水平度小于0.25毫米。
二、找正
找正是指調整泵和電動機旋轉中心線的位置,使它們處于同一直線上。
無論是初次安裝還是檢修后安裝,至少應找正三次:
第一次,泵與電機擺放在底座上,尚未緊固(粗找正);
第二次,泵與電機已緊固,進、出口法蘭螺栓沒緊固;
第三次,泵運轉24小時后。
找正方法和要求:
1、用千分表或塞尺檢查兩聯軸器法蘭端面的平行度,通常用檢查兩端面的間隙差來代替,在圓周方向每隔90 0測量一下,最大間隙與最小間隙之差(a-b)≤0.3 毫米。
2、在聯軸器法蘭外園上、下、左、右四個位置檢查它們是否在同一直線上,要求C≤0.1毫米。
找正C時,會影響(a-b),找正(a-b)會影響C,要互相兼顧。不熟練的同志先找正(a-b),再找正C會更容易些。通過調整電機腳下的墊片厚度使(a-b)和C符合要求。
找正前應檢查進出口管路,保證進出口管路的重量不對泵產生作用力或力矩。找正時還應注意消除泵轉子的竄動,以免端面間隙產生誤差。如果在泵工作后檢查,應在冷態下進行。
需要提請注意的是,成套出廠的泵機組,出廠時只進行了粗找正(用直尺檢查),由于運輸時可能產生位移,用戶使用時必須再進行精確找正。
三、管路連接注意事項:
1、吸入管路
吸入管路一般都有一段水平直管(泵進口法蘭前段),這段管路的長度一般不要小于10倍的管直徑,但最少不要小于0.5米,以免水流經過彎頭時產生的旋渦進入泵內。吸入管路應盡量做到短而直。為了使管道中的空氣在灌引水時能完全排空,水平段管道最好安裝成泵高、彎頭低的傾斜方向。泵進口法蘭前不能安裝擴散管,但可以安裝收縮管,收縮管要做成偏心收縮管,以利排氣,彎頭的彎曲半徑要大于3~5倍的管道直徑。另外底閥在水中的淹沒深度不得小于0.3米,與池底及四周的距離應大于管道直徑。
2、吐出管路:
為了控制泵的工況點,吐出管道上必須裝閘閥。
為了避免泵在突然停電時倒轉和受水錘沖擊,吐出管路應安裝逆止閥,并安裝在閘閥的后面。
如果有必要安裝壓力表,必須安裝在泵出水口2倍直徑以上長的距離上,并且注意不要裝在彎頭和閥的附近,以免產生誤差。
3、進、出水管路都必須要有支撐裝置,禁止將管路的重量加在泵身上。
4、管路安裝好后,最好用高壓水通入作泄漏檢查試驗,要求不漏水。
泵的運轉操作
一、起動前的檢查和準備工作
1、檢查所有的螺栓是否緊固;
2、檢查電機的轉向是否與泵轉向相符;
3、檢查軸承室是否有潤滑油(脂),使用潤滑油的,其油位是否正常;
4、用于盤轉泵轉子,確認泵內沒有異物掉入,無卡、磨現象;
5、檢查填料是否裝入填料;
6、吸入管路如裝有閘閥,應將閘閥全開;
7、關閉出口管路上的閘閥和壓力表旋塞(軸流泵、混流泵應打開出口閘閥);
二、啟動
1、向泵內灌引水或用真空泵抽氣引水;
2、對用外部水進行水封的泵(如DG型鍋爐給水泵),應打開水封管路的閥門和外部循環水管路閥門;
3、輸送高溫液體的泵,應進行暖泵操作,使泵的溫度逐步升到運轉溫度;
4、起動電機,轉速正常后,打開壓力表旋塞和出口閘閥,并調節到所需的工況。(泵起動后,不能使出口閘閥關閉或接近關閉超過3分鐘,否則使泵內液體過熱和汽化。)
5、串聯工作的泵,應在所有的出口閥關閉情況下,起動第一臺泵,打開它的出口閘閥,再起動第二臺泵,再打開第二個出口閘閥。
三、運轉注意事項
1、運轉過程應經常檢查壓力表和其它儀表(如電氣儀表)的讀數。
2、注意經常檢查泵軸承的溫度,泵軸承溫度最高不得超過80℃。
3、經常檢查填料的發熱和漏水情況。
4、檢查泵的轉速是否正常。
5、泵不能低于30% 的額定流量和高于130% 的額定流量下長時間工作。
6、注意檢查泵的振動和噪聲,如有異常振動及異常噪聲應馬上停車檢查。
對于上述內容的數據應及時記錄,并根據記錄數據的變化以分析判斷是否需要進行檢修
四、停機程序
1、慢慢關小出口閘閥到最小流量;(切不可關閉吸入閘閥);
2、切斷電源,電動機停轉;
3、關死出口閘閥和吸入閘閥;
4、如外界環境溫度低于或等于00C,應排凈泵內積水,防止凍裂;
5、長期不用的泵,應拆洗上油,包裝封存。